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实习报告

个人实习报告

时间:2025-08-18 18:14:37
关于个人实习报告五篇

关于个人实习报告五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实习报告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实习报告 篇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1. 基本概况

拟建的中华城商业社区一期工程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场地北邻香港路、东临建设大道。本项目主要包括1栋51层高层办公楼(A栋、含5层裙楼,结构类型为框架核心筒)及3栋39层小户型公寓(B1、B2、B3栋,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全场地满铺地下室,规划用地面积25011m2,总建筑面积236613.9m2。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地下室平面基本形状为L形,东西长约219.15m南北宽约37.1~107.45m。地下室周长约641.22 m,地下室底面积15607m2。

目前工程进度尚在施工初期,处于基坑开挖阶段,桩基础施工基本完成,在实习过程中,工地主要进行了打桩、除渣、桩模施工等作业,并完成了静载试验、低应变桩基检测等检测作业。

图1. 桩基分布图

2.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本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冲积一级阶地,场区地势较为平坦,场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 厚1. 30~5. 30m; 耕植土, 灰绿色、褐色粘土, 可塑、饱和, 厚0. 30~ 1. 20m; 淤泥质土, 灰黑色, 粘性大, 含少量腐木和细砂, 流塑, 饱和, = 40. 70%~46. 90%, = 17. 3~18. 1kN/ m3, e= 1. 079~1. 226, c= 4. 7~ 13. 0kPa , N= 1~2, 厚1. 60~13. 50m; 强风化片岩, 夹较多石英脉和中风化岩块, N= 35~36。

根据本工程场地的地质勘探资料,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高,向下开挖3.0m即可见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物安全等级为Ⅰ级,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场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及含水层性质可分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种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人工填土中,无统一自由水面,其水位变化较大,勘察期间实测场地上层滞水初见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下1.0~1.6m,静止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下0.7~1.5m,水量随大气降水及地表排水强度波动,总体有限,但不容忽视。拟建场地范围中深部埋藏分布的承压水含水层渗透系数(K)审核意见建议选用,实测场地承压水位于地表下3.27m,相当于标高17.4m。以(2-3)淤泥质粘土为隔水顶板,以砂砾岩为隔水底板,含水层厚度约27m。 3.项目管理机构

第二节 基坑施工工艺

1. 基坑工程特点

基坑北侧紧邻香港路,地下室边线距离用地红线仅2.3m,地下室边线与香港路边线距离约8.4~9.7m。

东侧为建设大道马路

西侧目前为已正在施工的把b2b3地下室。

南侧国税局地下室正在施工,并有3层办公楼。距离

总体而言,除东侧外,用地道路与地下室坑边线距离较近,且地下管线密布,西南侧多层房屋较多,基坑周边环境对基坑开挖较为不利。

因此,本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是控制基坑边坡土体的变形,控制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市政设施的影响。

2. 工程量

①上部喷锚支护面积约 700m2。

②支护桩共198根,桩身砼强度C30。其中桩径Φ1500桩90根(桩号自43—130号,另加106-1,106-2),平均桩深45m,工作量大约7160m3桩径Φ1400桩108根(桩号1—42,103—198号),平均桩深45m,工作量大约7480m3。

③立柱桩共64根,其中利用Φ800工程桩的45根,新增Φ1000立柱桩19根。

④高喷止水桩共分桩间高喷止水桩和外围高喷止水桩两层。其中桩间高喷止水桩198根,桩径Φ800,桩底与支护桩平齐,桩长45m左右,工作量约为9000m。外围高喷止水桩598根,桩径Φ800,桩底穿过基底5米,桩长22.85m左右,工作量约为13664m

⑤被动区加固高喷桩共约1330根,桩径Φ1200,桩顶与承台底平齐,桩长5m,工作量约为6650m,单孔引孔深度22.85m,空孔17.85m。

⑥深井降水为降水井26口,深为38m,观测井8口,深为28m 第一层内支撑:C30砼约1320m3。

冠梁 b×h=1600×800,长度约为145.8m;约 C30砼225m3。 b×h=1700×800,长度约为175.1m;约C30砼 265m3。 支撑梁 b×h=800×800,长度约为850m; 约C30砼600m3。 b×h=400×600,长度约为850m; 约C30砼230m3。 第二、三、四层内支撑:C40砼约2920m3。

腰梁 b×h=1000×800,长度约为960m;约 C40砼780m3。

支撑梁 b×h=800×800,长度约为2300m; 约C40砼 1450m3。 b×h=400×600,长度约为2640m; 约C40砼660m3。 换撑 b×h=400×300,长度约为40.0m; 折合C40砼 30m3。 换撑4 b×h=1250×725,长度约为196m: 折合C20砼 310㎡。

3. 开挖顺序

整个施工过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基坑支护开挖前施工阶段,该阶段主要工作为支护桩及立柱桩、高喷止水桩、被动区高喷加固施工和降水井、观测井成井、安装施工;第二阶段为基坑支护开挖施工阶段,该阶段主要工作为上部喷砼、坑顶排水沟、各层冠(腰)梁、支撑施工及深井降水施工;第三阶段为基坑支护收尾阶段,该阶段主要工作为换撑、拆撑、井管封闭施工。

图2. 开挖顺序示意图

4. 支护桩及立柱桩施工

4.1支护桩设计对施工的要求

4.1.1 设计参数

支护桩共198根,桩间距1700mm。其中桩径Φ1500桩90根,工作量大约7160m3,桩径Φ1400桩108根,工作量大约7480m3。

平均桩深45m,桩底到达(5-2)中风化砾岩层顶,现场以接近上表深度,钻孔速度低于指标作为终孔条件。桩身砼强度C30,超灌0.50m,充盈系数不小于1.00。

支护桩主筋均为Φ36Ⅲ级钢,根数根据各段受力情况设计配筋不同,加强筋为Φ22Ⅱ级钢,箍筋为Φ10Ⅰ级钢。主筋保护层50mm。设计对施工的要求详见下表:

4.1.2 牛腿钢筋埋设

牛腿钢筋为Φ18Ⅱ级钢,依照设计图纸下料、制作,按200mm间距安装固定在支护桩钢筋笼两侧主筋上,随钢筋笼下入孔内,预埋高程自下而 ……此处隐藏14106个字……属于卖场休闲食品的一个大头巧克力。近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该品类,该品类的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尤其是那些有外资背景的大卖场,已开始按产品的口味特点来设计产品排面。导致许多企业的产品不能够进行集中陈列,小王企业产品被分割在越来越多的小分类中,而且摆放的位置也被从第一高度挤到了第四位置,不但产品难以得到凸显,销量也受到了影响,并用小王的话讲,简直是惨不忍睹!而小王也一直就此事与负责该品类的采购沟通,采购虽说总是抱以理解的态度,却一直没有好的进展。如本月再不解决品牌的集中陈列及位置摆放问题,小王就得自行走人。通过上面具体案例分析我们也能看出目前企业对产品在商超陈列的重视。

超市的最佳高度,最佳位置毕竟是有限的,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集中摆放,并且摆放到最佳的位置,理性看来是不现实的,应根据卖场对商品的管理原则和分类标准来制定自己的陈列标准,并以此来设计自己的品牌陈列方案:

(1)在小分类中争取好的陈列位

即便不能集中陈列,企业也要尽可能在小分类中争取到好的陈列位。尽可能让自己的产品处于容易让消费者看到的黄金视线内。

(2)通过“陈列道具”来吸引消费者眼球

好的陈列道具,不光能吸引消费者眼球,便于卖场对排面的管理,甚至能够为厂商争取更大的陈列排面。在设计这些道具时,只要你能够抓住卖场的利益点,就很容易得到卖场方面的认可。

(3)选择好的“邻居”

古时有“孟母三迁”,现代人在买房时,也希望有好的芳邻。对于企业来说,自己产品在大卖场的排面,也得找“芳邻”。如果你的品牌周围都是那些口碑较好,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品”,自然会对自身产品知名度与企业形象有一定得提升,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企业品牌形象好的产品为“邻居”也会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

以上是我在这次实习中对产品在商超中陈列的重要性进行的一点分析。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这次社会实践经验让我感受到市场营销这个专业,远远不止我们在课本中学习到的那点内容,而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究,在实习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从一开始学校组织这次实习,到完成这次实习,我积累了点点滴滴,这些不是我们在课本中能学到的,而且实实在在感受到,整个实习过程,从一开始的学生组织、培训、分组及后来在物美实习中的管理,都是我们这些即将步入市场营销这个行业人员必须要学习而且会在今后工作中必然会用到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那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此次社会实践不单单让我们从专业角度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得到了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让我们从一个稚嫩的外地学生,学会了在陌生的大都市北京如何生存,想想刚到北京,我们连最简单的交通路线都搞不清,到现在我们在北京的来去自由,这些都是我们在此次实习中得到的锻炼。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在此次实习中学习到了怎么与人的交往;了解到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怎么去求生存;在一个团队中怎么与大家合作,怎么与自己的上司沟通;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怎么与建立感情;等等这些都是我这次实习中得到的,这些必将成为我未来生存的法宝!

个人实习报告 篇5

20xx年12月2日,我被学校分配到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进入公司后,我被安排到针织质检部对色组,岗位为:对色QC+对色员。刚开始工作时,我对实习部门环境比较陌生,对对色组的工序流程也不太了解,加上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比较肤浅,缺乏实践经验,我十分迷茫、彷徨。通过半年多的学习和锻炼,我逐步完成了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这种环境和角色的双重转变,出色地完成实习中所要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从最基础着手,要学会善于发现。

刚接触一个新的环境,一份新的工作,要有信心把它做好,不要退缩。有不懂就问,有不明白的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弄明白,不怕别人笑话,努力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只有对待一些很基础的工作时,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尽量做到最好,才能胜任领导所交待的每一项工作。例如在摆RTR时,虽然很枯燥,但是我们可以发现,GY色会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在温度高时偏黄光,在温度低时偏蓝光;磨毛布,在毛羽逆毛和顺毛的情况下颜色差异很大,顺毛颜色偏浅,逆毛偏深;在面料的缝接处,轧光机不能将面料整门幅轧到,就会出现缝接处颜色很深,在我们看匹差颜色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深浅色差。在制衣厂挑色差时,一天要挑几千件同一颜色的衣服,我们要发现那些前后幅、门襟、袋盖等部位有明显色差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成衣色差主要产生的原因是染化料的选用、加工工艺或设备不稳定、色光变异造成的,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在颜色放行时尺度把握更准确。

二、工作中要细心,勇于承担责任。

对色中我们首先要根据客户要求控制手感,毛羽和弹性等布面品质,然后根据客户选择灯源对色。我们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例如:撞色款在看颜色的同时必须检查手感,质量(抓磨毛,酶洗,丝光效果),YD的间条布还要量循环看花型;对色必须以眼看为主,电脑参考;尤其要注意“跳灯”和“荧光”现象,头缸对回客户要求的对色标准生产,跟缸对头缸,缸差控制在0.4以下。此外,辅料对回相应的BDOY,TM对回领正面BODY反面,对于特殊洗水的客户,必须看颜色的洗前和洗后变化。在填写颜色评语时,更加不能简化信息,一定要将对色标准、色级、电脑值、签名、日期标写清楚。

三、不断累积经验,满足客户要求。

对色组不止要和生产接触,还要和客户接触,客人对于面料的了解首先是从我们提供的资料开始的,所以我们扮演的角色其实也是双重的,我们要向客人展示我们公司的产品是符合他们的要求的。当PD和YD的每一缸面料经过十几道工序来到QC对色组,我们的职责就是掌握他们的颜色品质,控制出到客人手里的面料都是合格的。QC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一缸面料只要过了QC这一关,就相当于出了面料厂,从面料厂到了制衣厂中间哪个质量环节出了问题,投诉的首先是我们,是我们让不合格的成品流到了客户的手里,这是我们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来说,很多东西在生产上是有难度的,不是简单的回修就能使颜色和质量得到完善,很多时候们必须考虑到各个方面,这就需要运用一些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累积的技能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将颜色品质第一时间反馈给生产部门,给公司创造最大的利益,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

回顾半年来我收获颇丰,通过直接参与公司的生产过程,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我在学习和工作中进步、成长,但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足,比如工作能力、洞察能力还不是很突出,对生产缺乏了解,这些我都应该自我弥补,多去了解生产,多与生产工序接触,才能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稳定生产的方法,才能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完美。

在这半年的实习期间我收获最深刻的就是以上几点,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心得体会: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一定能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

最后,我衷心感谢学校和公司给予我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关于个人实习报告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